幾十年來,飼料加工一直被用來提高家禽生產的效率。各種熱加工和研磨技術都可以控制飼料的物理形態和顆粒大小,從而影響家禽的生產性能。科學文獻清楚地表明,制粒可以提高飼料攝入量、營養利用率和生長性能,這使得制粒成為肉雞營養的常見做法。
另一方面,早期對蛋雞飼料形態的研究有限,并且表明與粉狀飼料相比,使用顆粒飼料并沒有提高產蛋性能。此外,由于人們對啄羽和體重增加的擔憂,粉狀飼料喂養成為蛋雞營養的常見做法。然而,后來的一些研究獲得了一些有希望的證據,證明顆粒飼料或碎粒飼料比粉狀飼料更有益處,并且對高效生產的不斷追求,鼓勵營養學家關注產蛋母雞營養中的飼料形態。 雞主要根據大小和顏色來選擇飼料。飼料顆粒越大,家禽越喜歡,而且吃得越快。這可能會影響生產性能和蛋品質,因為營養成分可能不能被平等地攝取或有效利用 。此外,對粗飼料中飼料分離的擔憂,以及由于消化酶的表面積增加而可能提高營養利用率,促使細磨原料成為產蛋母雞營養的重要做法。 1、體重、生產性能和蛋品質 飼料形式和粒度處理均未增加母雞的體重,Mousavi 等人(2016 年)展示了飼料形式和籠養密度之間的顯著相互作用,并觀察到在 533 cm2 /只的密度下,飼喂糊狀飼料的母雞的體重增加高于飼喂顆粒飼料的母雞。 Wahlstrom 等人(1999 年)報告稱,飼喂碎粒飼料的 SLU-1329 母雞(來亨雞 x 羅德島紅雞的雙系雜交品種)在 60 周的時間內,其 FCR 和每公斤產蛋量的能量消耗低于飼喂糊狀飼料的母雞。在本試驗中,與細磨相比,粗磨飼料降低了蛋殼重量、厚度、斷裂強度、蛋白高度和霍氏單位。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飼料偏析或雞只選擇大顆粒飼料造成的,導致一些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結晶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小顆粒攝入不均衡,這些營養物質可能未被有效利用。 2、消化器官和腹部脂肪的相對重量 大顆粒飼料停留時間更長,增加了砂囊磨碎所需收縮的頻率。這會增加砂囊重量,這與以前的研究觀察到的一樣。在本研究中,飼喂粗顆粒飼料的產蛋母雞的砂囊相對重量高于飼喂細顆粒飼料的產蛋母雞。此外,我們的結果表明,飼料形態會影響砂囊的發育。與顆粒和碎料相比,粉狀飼料增加了砂囊的相對重量。該結果可能與顆粒和碎料的生產加工有關。在加工過程中,制粒和破碎的作用會進一步減小大顆粒的尺寸。因此,許多研究發現粉狀飼料會增加砂囊的相對重量,這與我們的結果是一致的。 3、羽毛狀況 一些先前的研究表明,顆粒飼料比粉狀飼料更容易引起啄羽行為。在本研究中提供自由采食可能會導致母雞進行更多的采食行為并減少飼料形態之間啄羽行為的預期差異。這導致不同處理組的羽毛評分沒有顯著差異(頸部羽毛除外)。雖然細粉狀飼料比細碎狀飼料頸部羽毛評分更低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細粉狀飼料的細磨可能會增加采食時間,從而導致對采食空間的競爭,并增加籠門對頸部羽毛的物理損傷。 在 16 周期間,飼料粒度和形態對死亡率、產蛋量和羽毛狀況(頸羽除外)沒有影響。與糊狀飼料相比,在 44 至 60 周齡期間,隨意飼喂碎?;蝾w粒飼料不會導致最終體重和腹部脂肪相對重量增加。產蛋量(顆粒飼料)和 FCR(顆粒飼料和碎粒飼料)得到改善。 結果表明,顆粒飼料和碎粒飼料形式對產蛋母雞的營養更有益,而顆粒飼料會對蛋品質產生一些影響。研究表明,粗飼料粒度在產蛋量相似的情況下可以促進砂囊發育、FCR 和產蛋量,但與細飼料粒度相比,蛋品質略有下降。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粗磨代替細磨可能成為產蛋母雞營養的常見做法。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合適的粒度和飼料形態,以實現更高效的產蛋量。
摘自文獻 Engin Yenice, etc. Poultry Science, Volume 104, Issue 7, July 2025, 10523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2579125004729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