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初以來,家禽業經歷了快速集約化,涵蓋肉雞、蛋雞、家畜和火雞領域。快速集約化部分歸因于遺傳學和農場管理的進步,但也得益于營養學以及飼料制造和向家禽輸送營養的方法的進步。事實上,家禽生產高度依賴于整個飼料制造業,因為飼料成本約占農場總支出的 70%,具體取決于能源價格波動。
商業飼料廠的飼料生產是一個基于動物營養和機械工程原理的復雜過程。在此過程中,將具有不同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的各種原材料組合在一起,生產出滿足動物在特定生產階段營養需求的飼料。飼料制造的最終目標是可持續地生產均衡、經濟高效和高質量的飼料,以提高農場的盈利能力和生產力,讓禽料高效利用飼料,減少資源消耗和向環境中排泄營養物質。
家禽飼料生產的最新進展
飼料行業引入了許多技術,使家禽生產能夠跟上并應對新出現的挑戰。飼料廠受益于這些技術,因為它們可以顯著提高飼料生產的效率。本文重點介紹家禽飼料制造業最重要的四個進步領域,包括最低成本飼料配方、應用模型來推進飼料配方、近紅外光譜和自動化控制。
最低成本飼料配方
飼料配方是指量化提供禽料所需的所有營養的單個飼料成分的過程。制定家禽的飲食需要考慮四個方面:
1. 禽料的營養需求
2. 可用飼料成分的營養成分
3. 這些飼料成分的成本
4. 飼料成分的可用性。飼料配方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最低成本配方,它是指一種經濟的方法,將動物的營養需求與可用成分的營養成分相匹配,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熄燈制造
熄燈制造是指完全自動化的生產設施,可以應用于各個行業。與目前或不久的將來仍依賴人類活動的自動化控制相比,它代表了更高程度的自動化。“熄燈制造”一詞源于這樣的概念:這些設施將能夠關閉燈光,但仍能繼續正常運行(NKNK Lee引用2018;謝弗引用2022 年),因為除了少數主管和維護人員外,沒有人類活動。除了效率和運行成本的提高外,還可以預見到生物安全、健康和安全的改善將帶來進一步的優勢。
自動化控制
提高飼料生產效率是飼料廠關注的重點,因為飼料生產涉及復雜的生產過程。過程控制技術的應用在生產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現代全球飼料行業的競爭力。自動化控制于20世紀70年代首次引入飼料加工廠。引用2016 年,這是一個里程碑,徹底改變了飼料生產方式。
自動化控制依靠硬件和軟件的組合來監控和操作制造過程,例如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統和計算機數控系統。自動化控制可以適合處理簡單、重復、定義明確且先驗已知的工業任務。到目前為止,該自動化技術已經應用于飼料生產過程控制的許多組成部分,包括原料接收物流、粉碎原料粒度特性、配料和混合、顆粒加工、擠壓膨化加工、顆粒后應用、過程控制和飼料輸送物流。因此,隨著飼料廠實施自動化控制,生產飼料所需的人工操作員更少,并且可能出現的錯誤也更少。
未來技術
工業 4.0 是指制造業的下一次革命,它解決了制造技術中自動化和數據交換的當前趨勢。作為制造業的一部分,飼料行業可能也會逐步發現工業 4.0 可能帶來的進步的價值。飼料廠開發可持續的飼料制造工藝、優化上游飼料成分供應和下游動物生產系統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對動物農業領域很重要,而且對整個農業領域也很重要。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未來的家禽飼料廠可能會探索、改進和實施新技術。下面介紹了一些新方法,這些方法目前主要存在于研究環境中或一些“早期采用者”公司中。
物聯網
物聯網 (IoT) 是指具有自我配置能力、標準協議和智能接口的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允許互連的物理和虛擬“事物”(或系統)無縫地交換信息。
鑒于生產鏈的復雜性,物聯網在飼料廠的應用可以帶來改進,包括飼料生產的能源效率、數據、環境和廢物管理以及可持續性。這些改進將有助于飼料廠進入工業 4.0 時代,從而提高家禽飼料制造的數字化程度。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了物聯網系統在復合飼料和預混料生產中的集成。
結論
過去 100 年來,飼料制造業的發展在全球家禽生產的改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自飼料廠出現以來,飼料制造過程已通過各種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當前的技術,如 LCF、模型應用、NIR、自動化控制,有利于提高飼料廠的效率。未來,在信息和數字技術的新發展的推動下,這種逐步進步將繼續下去。
大數據、ML 和物聯網等創新提高了飼料廠的數字化和控制力,因為它們使飼料廠能夠更好地監控整個制造過程,并幫助飼料廠進行決策和工廠管理。精準營養的應用使飼料廠能夠實時為家禽農場提供不同的飼料進行混合,以滿足可持續家禽生產的營養需求。
無人值守制造,即飼料制造操作完全自動化,將提高效率并減少人為錯誤。這些新技術將結合起來應用,以進一步改善家禽飼料制造。通過提高最終飼料的精度和均勻性,并降低出錯的風險,最終將提高家禽產品的生產效率,包括單位營養供應和單位能量消耗。
聯系方式